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威斯尼斯人官网让特色元素展示信阳文化魅力

2024-10-22 11:39:06 | 作者:威尼人斯app下载

  近日,首届豫南民俗文化集市在百花会展中心开集。本次民俗文化集市以豫南传统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信阳特色为载体,体现了互动性强、全民参与度高、活动体验感好的特色。其中,来自大别山残疾人艺术家协会的残疾人艺术家们以其极富造诣的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他们不甘向命运低头,顽强拼搏,努力以残缺创造完美,以有限通达无限的精神追求,深深地震撼了观赏者的心灵。

  她,3岁那年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后,并不气馁,坚持完成了小学、中学所有课程,自强不息,勤学苦练,用劲笔书写一篇壮丽的人生画卷。她,就是息县残疾人艺术家余红霞。

  “虽然身体残疾,但我并不自卑,我相信只要坚定理想和信念,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就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昨日,记者在信阳市大别山残疾人艺术家作品展上见到了余红霞,虽然行动不便,但她脸上却洋溢着灿烂乐观的笑容。

  余红霞是息县城关镇南街大埠口村人,出生于1965年的她,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腿脚行动不便。长大后,余红霞当过工人、做过冰棒、卖过蘑菇、开过小卖部,无论干什么她都非常认真,但是这些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她不想就此下去,也想多学点东西,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1990年余红霞与丈夫王保红相识、结婚。王保红写得一手好字,每逢春节或谁家有喜事,都会邀请他写对联。在丈夫的影响下,余红霞开始练习书法,临池不辍,从唐楷入手,又临摹魏碑张玄墓志、李壁墓志,寒来暑往,只要有空就潜心练习,有时候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站的时间长了,腿就会疼得难以忍受,特别是在冬天,手生了冻疮,握不住笔,但余红霞都会咬着牙、忍着疼痛继续写。活到老,学到老,2017年,余红霞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书法高研班进修,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书法水平。

  天道酬勤,余红霞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经过数十年勤奋临习,在书法界已小有成就,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入展首届“女娲文化”全国妇女书画展、河南省第二十二届群众书法展,荣获河南省第二十三届、二十四届群众书法展优秀奖等。

  采访即将结束时,余红霞拿起毛笔,蘸墨、润笔、凝神,挥毫写下“怀仁养德”四个大字,笔走龙蛇,苍劲有力,正如坚强的余红霞。再次证明了:在梦想面前,人人都是健全的。

  柳编是什么?对于49岁的固始县三河尖乡人袁士平来说,它是养活一家老小的手艺,更是让腿部残疾的他重新“站”了起来的动力。

  2月16日,首届豫南民俗文化集市上热闹非凡。记者见到了患有骨结核、右腿行动不便的袁士平,包括他在内的22名来自信阳市大别山残疾人艺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袁士平精美的柳编作品,引得市民啧啧称赞。

  “那时候腿坏了,像个废人。”寒暄之后,有些腼腆的袁士平向记者聊起了往事。17岁时因家庭贫困外出打工,却在当年查出患上骨结核病,卧床3年,拄拐5年,25岁的袁士平一度陷入绝望。

  后来,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袁士平勉强能丢掉双拐,靠着“站不起来我还有这双手”的信念,他拾起家门口再平常不过的柳条,跟着家姐学起了儿时有点“看不上眼”的柳编。

  柳编是固始县沿滩地区民间传统的手工项目。“千里淮水千道弯,留下万顷淮河滩”。袁士平所在的“中国柳编之乡”——三河尖乡沿淮滩涂地非常适宜柳条生长。正是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学得柳编手艺后,袁士平于2013年创办华隆柳编工艺品厂,成为固始县唯一一个由残疾人创办的柳编企业。

  2014年,厂里的柳编产品远销至美国,开始了出口创汇之路。如今,柳编厂里有固定工人10余人,并为周边闲散劳动力提供柳编加工岗位,实现了小范围的就业带动效应。

  采访中,袁士平的展台前不时有市民拍照、询价,不一会儿工夫,造型美观、实用价值高的各式编筐就卖出8件。“展品不够卖,明天让班车再带些过来。”老袁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多次参加残疾人才艺大赛并获奖,是柳编帮他找回了自信,堂堂正正地“站”了起来。

  正如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市大别山残疾人艺术家协会会长詹东升所说,残疾人艺术家身残志坚,为了艺术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汗水与辛劳,民俗文化在他们手中得到传承,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褒扬。

  衔笔,蘸墨,然后俯下身子运笔描绘,记者在首届豫南民俗文化集市上看到胡远月时,他正在细心描绘一幅山水画,清幽淡远的水墨风光已初具雏形。如果不是看到眼前的场景,很难想象这样一幅幅精雕细琢的写意山水竟出自一位失去手足的艺术家的笔下。

  1997年的一个下雨天,年仅8岁的胡远月上学途中遭遇高压线杆倒塌,触电的他全身多处烧伤,最终不得不对双臂和左腿进行截肢,用胡远月的话说,“那是在轮椅上度过的最黯淡无光的8年”。

  胡远月的父亲一直从事石碑雕刻工作。16岁那年,他偶然看到父亲因画不好龙凤图心情抑郁,不禁跃跃欲试,对着家门前对联上的龙凤图临摹起来,不承想画笔从拿起后便未放下。2006年至今,他的绘画练习从未间断。没有双手,他只能用嘴含着铅笔起稿,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练习,常常使他的嘴唇红肿,牙齿也有些松动。

  “残疾人在艺术的感悟上其实和普通人并无两样,只是在运笔力度的掌握上稍难一些。”胡远月告诉记者,用嘴作画不仅要克服画笔光滑的问题,还需要掌握绘画的节奏,灵活运笔则需要全身的力量,因此想象的画面和画出的东西总是有出入。

  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终于,胡远月的画作得到了许多知名画家的认可,并在省市级比赛上屡次获奖。他自强不息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关注,被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信阳市残疾人思想模范”称号。

  谈及是否对命运有过怨怼,胡远月坦然一笑。“普通人尚且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医治烦恼的良药。”胡远月告诉记者,近现代画家黄宾虹是他最喜爱的画家之一,黄宾虹一生虽经历诸多失意却始终在艺术的道路上坚定不移。“苦难是我的财富,如果能够通过我的事迹帮助到更多像我一样的人,那我的努力就有了意义。”


威斯尼斯人游戏平台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