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威斯尼斯人官网春游江淮丨山水人文·乡镇篇:中国柳编之乡——黄岗镇

2024-10-27 03:28:44 | 作者:威尼人斯app下载

  黄岗镇位于安徽省阜南县东部,淮河蒙洼分洪道北侧的沿岗区域,辖14个行政村,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6.4万人。合周高速、S252、S318省道贯穿而过,交通便利。黄岗镇以“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而闻名全国,柳编产业产值连续三年超过10亿元。近年来,黄岗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较好,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阜南县黄岗镇陶孜河大桥西南2000米处,有一块高出地面约六七米的土台,这便是远近闻名的阜南古遗址——贺胜台遗址。贺胜台遗址曾出土带孔石铲、石斧、石镞多件,还有陶纺轮、陶鼎足、鬲足等,据专家考证,应为商周时期遗址。1998年5月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淮北地区先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整个土台子面积约有1万余平方米,正处在蒙河与陶孜河的汇合处,在河水的冲刷下,文化堆积层清晰可见,零星的陶片、瓦块散落在台子表面。如果随手拾起一块陶片,上面会细密地布满不同形状的花纹。虽然不知它属于哪个年代,但可以想象到它完整时的精美,可以想见它是主人一日不可或缺的器皿。

  站在贺胜台上,极目远眺,陶孜河滩涂空旷无边,微风吹过,蒿草间野兔闪现,夕阳西下,一行白鹭鸣叫着展翅南飞……。这里是先人的美丽家园,他们择水而居,筑高台,搭茅蓬,烧器皿,在耕作,在狩猎,在歌舞……勤劳勇敢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延续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关于贺胜台,有许多民间神话传说,平时特别是逢年过节,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前来贺胜台焚香祀福。

  杨席清出生于豪门富户,自幼在家就读,习文学武,少年杨席清胸怀报国大志,资助朋友,很讲义气。19年(1930年),23岁的杨席清离家出走,先后结识了冯玉祥、李济深等爱国人士。23年(1934年),杨席清协助李济深组建福建省政府,事泄被蒋介石当局捕押在当涂监狱。同年,在李济深谋划下越狱。

  26年(1937)“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年底,杨席清与刘士雄奉冯玉祥之命,在颍上县南照集组建第三十四抗日游击纵队。纵队下设3个支队,共达2000多人,杨席清为司令,刘士雄为副司令。27年春,杨席清率部突袭黄岗,夺得政府某军存放的大批弹药,武装纵队,以为抗日。

  27年(1938)8月12日,日伪军重兵西犯,沿淮河水陆并进,企图攻占阜阳,进而西进河南。杨席清闻讯后,率部在汪赵集一带埋伏,准备守土抗敌。13日上午,日伪军来犯,杨部遂与日伪军展开激战。经两个多小时战斗,击毁日伪军汽艇数艘,打死打伤日伪军百余人,杨部亦付出很大代价。击退日伪军后,杨席清率部撤往汪赵集湖地。14日上午,得到增援的日伪军追至湖地,杨部奋力抵抗,双方又激战数时,日伪军复受重创,杨部伤亡亦惨重。日伪军退走,杨席清率残部于当夜撤至任字沟,突遭顽固派杨佑阜常备队偷袭,杨部伤亡殆尽,杨席清仅带人突围,到四十铺李世尧家,遭到李世尧与其叔父李少伯(联保主任)暗算,杨席清遇难,时31岁。

  张钊初中毕业后,于1982年应征入伍,历任三五二九一部队六十一分队战士,1984年加入中国党,担任班长,服役期间被评为好党员、好班长,烟台施工中被命名为“精神文明标兵”。

  1985年3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钊所在的部队坚守老山阵地,张钊率领全班战士击退越军50余次进攻和偷袭,打死打伤敌兵32名,该班被评为“好八班”,张钊被团党委授予“火线模范党员”光荣称号。同年12月17日下午,八里河东山一次激战中光荣牺牲,终年二十二岁,部队批准张钊为烈士,追记二等功,烈士功绩,永载史册。

  在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内,有难得一见的好去处——四里湖湿地。春天,这里遍地紫色小花,远远望去蓝天下面紫红一片,像是辽阔的草原。这里有连片的芦苇荡,多个生机盎然沙丘小岛;有50多种列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名单的野生水鸟;有连片的杞柳、莲藕、麦白、菱角等100多种水生植物;有野生鱼、虾、珍珠等多种水产。四里湖不仅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淮河美味,还有采用古法制作的板鸭、板鸡、板鱼,吃着虫子、野菜、小杂鱼长大的土鸡、土鸭、土鹅和蛋类等。

  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据史料记载,黄岗镇的杞柳种植有一千多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黄岗及沿淮蒙洼的乡镇,历史上因淮河经常泛滥成灾,给这里的农业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灾难。但勤劳智慧的沿淮蒙洼人民在长期与洪灾的抗争中趋利避害,选择了耐水淹的杞柳栽插和柳编加工,这里民间流传着“编筐打篓,养家糊口”的民谣,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黄岗及其周边地区河湖滩涂密布,杞柳喜湿易于生长,史载“淮蒙盛产水荆(即杞柳),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清代初年,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产品样式大方,结实耐用,曾运往苏、浙等地商埠销售。近代以来,黄岗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要举办庙会,庙会上柳编原材料和产品的交易繁荣,是远近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每年都要召开“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促进了柳编工艺的发展。

  黄岗柳编制品为手工编织而成,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基本上是一气呵成,即便是用途特殊的梁棍、模具也都是编织而成。编织的产品有盛放面包、水果、糖食的各种盘子,存放图书报刊的书架,插放鲜花的花瓶、花架,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洁白无瑕的光条编,又有色彩绚丽的色编,做工精细,结构严密,形体圆润,结实耐用。

  作为流传于安徽省阜南县数百年的的传统技艺,2011年,柳编(黄岗柳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5。

  黄岗柳编非遗文化展览馆,展馆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城东部,淮河蒙洼分洪道北侧的黄岗镇。建筑内部主要分为两层,展厅位于一楼区域,二楼主要以会议室、柳编手工体验馆为主。

  一楼展厅主要以序厅、探—柳编起源、创—柳编技艺、兴—柳编产业、览—柳编宏图展开对黄岗柳编历史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同时促进黄岗柳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二楼柳编手工体验馆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入的感受到柳编的技艺与魅力。

  在华夏大地上,有着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黄岗柳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在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中,王文忠先生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黄岗柳编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黄岗柳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文忠早年只身南下闯荡,历尽千辛万苦,成就了编织工艺品的销售事业,为了响应“先富带后富”的号召,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于2005年6月毅然回到柳编资源丰富的家乡投资创立华宇公司,是阜南县凤还巢的典型代表。王文忠潜心钻研柳编技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以华宇公司为基地,推动整个黄岗柳编技艺的传承。

  王文忠作为安徽华宇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以工艺美术产业——黄岗柳编为特色基地和专业化市场,形成以柳编产业为核心、优势产业为支柱、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产品为骨干的工艺美术产业体系,开发了一批工艺美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地域性品牌,培育了一支适应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带动5000多户农民通过从事柳编生产走上致富路。其公司所持有的“华柳”商标先后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老字号”称号,生产的系列柳编制品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并在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全国休闲创意精品大赛、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委员会等参赛中获得金银奖。华宇公司先后获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以王文忠为代表的阜南柳编技艺传承人在把柳编技艺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带动了乡亲们的共同致富。

  原名刘桂蔚,字子秀,(1925年11月——1991年7月),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耿寨村靳岗刘庄人。

  刘子秀出身书香门第,祖父为晚清秀才,父亲刘献瑞曾在上海受我国现代著名大画家潘天寿指教,后回到淮颍中学任美术教师。刘子秀早年就读于淮颍中学,1937年毕业于颍州凤台师范美术科。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阜阳、界首、临泉、阜南(中岗中学、黄岗中学)任教,从事美术教育四十载。他热爱剪纸艺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剪纸创作。刘子秀作品清新朴实,简练传神,其作品在全国各类五十多家报刊发表上千件,参加过全国和省、市举办的美术展和剪纸展。刘子秀的作品传播甚广,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及港澳地区均有爱好者收藏。他的作品还多次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和政府机构,成为传递友好的媒介。刘子秀的剪纸作品还曾远赴日本举办展览,并在《读卖新闻》、《国际贸易》、《中国切纸集》等书刊上刊登。

  刘子秀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理事,阜阳剪纸研究会理事,先后任阜南县代表、阜南县政协委员、文化站长等职。

  2008年,阜阳剪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阜南县黄岗镇的剪纸艺术大师刘子秀名列其中。

  黄岗镇盛产柳编,是我国重要的柳编产品生产和集散地、闻名中外的“柳编之乡”。2011年黄岗柳编技法被国务院批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黄岗柳编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产品。2016年黄岗镇被国家住建部等6部委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镇。2020年成功申报安徽省级“柳艺特色小镇”,2020—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镇”,2018—2021年,黄岗镇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年,黄岗柳编产业园区被评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解放前,黄岗及周边乡村的柳农以精湛的柳编技艺,在家编织笆斗、簸箕、笸箩、升斗、垮笆斗、鞋笸箩等生产、生活用具,除自家用外,还肩担到黄岗集柳货场出售。上世纪50年代,黄岗成立了柳编生产合作社和柳编厂。60至70年代,黄岗供销社成为外地客商来黄岗采购柳编产品的主体。黄岗地区在生产传统柳编产品的同时,增添了诸如箱包、柳篮、安全帽、水斗子、洗衣篮、面包篮、苹果篮、花瓶套等花样。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黄岗地区孕育了一批柳编企业,黄岗柳编产品通过省外贸厅进入广交会,因其造型优美,环保耐用等优势,受到国外客商青睐,在广交会上一炮走红,外商购买柳编产品的订单纷至沓来。发展至今,黄岗柳编产品在市场的选择下,不断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渐演变为现在富含特色的工艺品,乃至承载淮河流域文化、王家坝精神的艺术品。

  在市场经济的拉动,黄岗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无污染、无公害的柳编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黄岗柳编逐步形成规模宏大的特色产业。黄岗柳编产业区现有杞柳等原材料基地1.8万亩,建有占地2.75平方公里的柳编产业园区,全镇有柳木企业57家,柳编产业带动1万余人从事柳编产品生产加工,能生产各类柳木工艺产品2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8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柳编产业年产值15亿元,直接出口创汇1.5亿美元,占全县出口创汇额的25.4%,创税9000余万元。

  2023年,遵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黄岗镇围绕柳木文化产业链发展,以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为主,共外出招商考察13批次、本地接待客商21批次,全年签约项目18个,签约资金约10.39亿元。为加速产业链人才链融合,现已与安徽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南京林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阜南县柳木文化产业园产业创新中心”等合作项目。并在黄岗建设了“黄岗柳编展示厅”和柳编文化广场。

  随着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黄岗柳编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快,现已成为黄岗镇吸纳就业最多、致富百姓最广、财政贡献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

  2023年黄岗镇全年完成工业产值约20亿元,一般口径税收达5548.1万元,全口径税收达9561.4万元。其中25家规模企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4亿元。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3245万元,其中工业投资12267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0978万元。黄岗镇2023年累计出口1.5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县总出口比值22.76%。2023年技改项目开工4个,累计投资额达1.1亿元,申报规模企业2家,申报限上商贸业2家。

  今年以来,黄岗镇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柳木文化产业链发展,以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为主,共外出招商考察13批次、本地接待客商21批次,累计对接信息56条,涵盖柳木工艺品制造、竹编工艺品制造、户外休闲用品、户外家具、纸箱包装等上下游配套产业。跟进洽谈项目8个,全年签约项目18个,签约资金约10.39亿元。


威斯尼斯人游戏平台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