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柳编花篮

威斯尼斯人官网歌曲《编花篮》作者奔波20载终于讨回著作权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清爽朴实的歌词,明朗欢快的旋律,让这支长期以来被当作河南民歌代表性曲目的《编花篮》,传唱中国大江南北。

  然而,2008年3月,河南省版权局颁发的一纸著作权登记证书,却“颠覆”了《编花篮》的身份。这首一度被认为是集体创作的歌曲,最终被确定属于如今都已年逾古稀的郭复善和钟庭润两位老人的个人原创音乐作品。而且,即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5年级《音乐》教材中收录的《编花篮》,将首次署上曲作者郭复善的名字。

  2008年夏天,在河南省文联一栋家属楼里,从郭复善手里接过河南省版权局颁发的《编花篮》版权登记证书时,74岁的钟庭润老人端详了证书许久,两行泪水顺着眼角慢慢流淌下来。

  时光回溯到1958年,28岁的郭复善在河南省文联做党务工作,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他发现了本单位编辑钟庭润写的一首童谣《编花篮》,质朴的歌词勾起了他对故乡生活的美好回忆。当时,他脑子灵光一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谱出曲子,第二天连同歌词寄给了当时国内著名的音乐刊物《歌曲》。1959年3月,《歌曲》刊发了歌曲《编花篮》,词作者署名钟庭润,曲作者用了郭复善的笔名“筱轩”。

  1960年的一天清晨,《编花篮》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神州大地。据了解,今天所看到的《编花篮》歌词与原歌词有很大出入。钟庭润透露,他所写的最初版本的《编花篮》,表达的是一位漂亮姑娘在棉花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把棉花比作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那个年代,大家很勤劳,为了赞扬劳动者,感谢毛主席,我一边回味群众劳动的热闹场面,一边写下《编花篮》的童谣。”他说。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font>


威斯尼斯人官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